2025年大宗工业固废产业投资分析
发布时间:2025-02-07   浏览:328次

  前言

  近年来,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方面,国家接连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推动大宗固废产业发展,为固废利用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资源短缺的现实和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促使市场对大宗固废的资源化利用需求不断增长。

  在此背景下,投资者纷纷将目光投向大宗固废产业。但投资并非易事,该产业涉及技术、市场、成本等多方面因素。为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2025年大宗固废产业投资状况,笔者对大宗工业固废产业投资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能为大家的投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我国大宗工业固废产业现状分析

  从总体来看,我国大宗工业固废的产生量持续处于高位且呈现出复杂的变化态势。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历年堆存的工业固体废物已超600亿吨,占地超200万公顷。近十年来其年产生量基本都在34亿吨以上,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固废处理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2023年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2.8亿吨,而2024年的预计产生量将增至43.1亿吨。

  从各产业的具体表现上看,2022~2023年期间,新能源汽车、造船业、煤化工等产业产能快速扩张,有力带动了有色金属、贵金属、化工原料、煤炭等行业的高速发展,从而使得矿渣、钢渣、铁合金渣、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固废产生量相应快速增加。例如,2022年我国大宗工业固废产生量约为41.37亿吨,同比增长2.46%;2023年约为42.8亿吨,同比增长2.34%。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量却未能同步增长,反而出现了下滑趋势。2022年综合利用量为23.37亿吨,同比仅增长0.37%,综合利用率为56.47%,下降1.18个百分点;2023年综合利用量更是降至22.58亿吨,同比下降3.38%,综合利用率为53.32%,下降3.16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出现逐年下降趋势,这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政策、市场、技术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主要原因分析:

  (1)政策因素: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收紧,一些地方政府对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有所减弱,导致相关项目推进缓慢。

  (2)监管不力:部分地区对工业固废的监管不到位,导致非法倾倒、填埋等现象频发,影响了综合利用的推进。

  (3)市场因素: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品(如建筑材料、道路材料等)的市场需求不足及不稳定,导致企业投资意愿降低。

  (4)价格竞争激烈:由于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品的成本较高,难以与传统材料竞争,导致市场份额受限。

  (5)技术因素:目前,我国在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总体技术水平依然较低,缺乏高效、低成本的应用技术。

  (6)研发投入不足:企业对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研发投入不足,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7)环境因素: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固废产生量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影响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推进。

  (8)经济因素: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经营困难,对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的投资意愿降低。

  (9)融资难度大: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融资渠道有限,导致项目推进困难。

  综上所述,我国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从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技术研发、环境保护和经济扶持等方面入手,推动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健康发展。

  2、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政策分析

  几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大宗工业固废处置比较重视,先后出台了《“十四五”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发展的通知》《“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

  国家政策对于工业固废处置及综合利用的总体目标是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从源头上控制工业固废的产生量、甚至是工业固废的零排放,对于堆积的工业固废,通过先进的技术措施,使得工业固废变废为宝,产生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发改委联合财政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共伴生矿)、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等大宗固废的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利用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存量大宗固废有序减少。

  《“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发展的通知》《“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相关文件指出,要加强煤矸石等工业固废的污染防治、煤炭资源型城市要加快构建煤矸石多元化综合利用创新技术,打造煤矸石综合利用产业链,提升区域煤矸石综合利用率,实现工业固废处置“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郭伊均在媒体撰文指出,要加快推动典型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进一步促进“无废城市”高标准建设。郭伊均指出,目前,我国大宗工业固废处置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对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处置的认识存在偏差;二是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处置缺乏特别政策规范;三是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支持保障政策严重不足。郭伊均指出,我国大宗工业固废产生量巨大,仅靠产品化、资源化不足以改变大宗工业固废历史存量和不断新增加数量的态势,必须在加大综合利用处置上下功夫;目前国家及地方政府对于大宗工业固废处置还没有相关的特别管理政策规范,在办理环评、土地及林草地审批手续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障碍;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处置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入,将大宗工业固废利用仅限于建筑材料、工业产品的生产以及畜禽粪污及秸秆农业还田等有限途径;郭伊均指出,在大宗工业固废产出量巨大的省、市、区,要积极开展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措施,探索典型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处置的新路径;对于大宗工业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相关政策方面,要以试点的形式探索简化相关审批手续,形成前期科学论证、工作规范及方案备案等制度程序,前期科学论证主要论证综合利用处置的可行性,工作规范旨在明确操作程序,严防综合利用处置过程演变为随意倾倒的过程,方案备案目的是确保积极稳妥,防止一哄而上。总之,要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推进大宗工业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工作,各级地方政府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特别政策,对于污染较轻、环境风险可控的大宗固废,采用回填技术,使大宗工业固废回归大自然,这是今后推动大宗固废规范化综合利用处置重要路径之一。

  3、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政策的实施,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大宗工业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政策,有效促进了大宗工业固废的资源化综合利用,但由于我国大宗工业固废历史堆存量巨大,资源化综合利用途径依然单一,特别是近年受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趋缓的影响,利用大宗工业固废为原材料制备的建材产品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同时产品缺乏相关国家和行业产品质量标准等因素,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率呈现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我国大宗工业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领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大宗工业固废产出地较集中,运输存在困难

  工业矿产如尾矿、粉煤灰、煤矸石、赤泥、脱硫石膏、磷石膏、气化渣、冶炼渣、矿渣等排放企业大都地处比较偏远的地区,这些地区对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置能力和资源化综合利用能力均有限,并且固废产生的量特别巨大,即使能处置,消纳的数量也是非常有限,而能处置和利用工业固废的企业又离产生固废的企业空间距离较远,要想通过车辆运输解决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问题,存在运输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输运成本高的难题,导致了大量的工业固废无法处置和综合利用。

  (2)大宗工业固废成分复杂,处置装备和利用技术有待进一步研发

  常见的工业固废如: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磷石膏、冶金渣、赤泥、污泥、气化渣、电石渣等都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每一种工业固废的成分极其复杂,对生态环境都有影响,无论是处置还是资源化综合利用,都需要技术支撑进行预处理,而每一种固废处置技术都有所区别,这就增加了工业固废预处理技术的难度,特别是高附加值利用方面,如从工业固废中提取有价元素,其工艺流程复杂,技术要求高,有的技术还处于实验室阶段,还不能进行规模化的工业生产,这就增加了大宗工业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难度,导致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的偏低。

  (3)国家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但是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因能耗、碳排放等因素的影响,在项目的审批方面难以落地;另外,在固废替代工业生产原材料、燃料方面,如何进行财政补贴和税费减免方面依然缺乏实施细则,影响了工业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企业的积极性;各地区应在国家政策指引下,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实施细则,使国家政策得以具体落实,促进地区工业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发展。

  (4)产品趋于低附加值,且同质化严重

  目前,大宗工业固废处置和利用主要用于生产建筑材料,采用的技术路线和生产的产品较为单一,且同质化较严重,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经济效益差,导致很多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企业无法生存,在此状况下,企业不愿、不敢在固废处置和利用领域进行投资,严重影响了大宗工业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工业固废处置和利用途径,如进行生态修复、回填等方面作研究。同时,在高附加值产品方面加强研究,降低生产成本,加大消纳规模,使工业固废在实现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4、2025年工业固废领域市场前景分析

  目前我国的固废处理行业尚处发展初期阶段,产业化程度和市场集中度仍然较低。2023年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2.8亿吨,处置量为8.7亿吨。据预测,2024年中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处置量将达到43.1亿吨和8.8亿吨。目前,我国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仅为20.4%左右。2022年2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到2025年,我国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工业固废产生强度下降,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再生资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力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其中,冶炼渣达到73%,工业副产石膏达到73%,赤泥综合利用水平有效提高。预计到2027年,我国固废处理量将达到130亿吨,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6%,同时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行业营业收入有望超过18000亿元,展现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的强劲增长势头。这一预测基于当前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保法规的加强以及对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的日益重视,由此可见,工业固废处理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

  5、2025年大宗工业固废领域投资领域分析

  在2025年,大宗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领域有几个关键点和方向值得投资企业关注:

  (1)示范基地建设:根据2025年的政策导向,建设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是重点。这些基地主要聚焦于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共伴生矿)、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等大宗固废的综合利用。投资于这些示范基地的建设和运营,可以期待在资源化利用方面的成熟技术和模式复制与推广。

  (2)技术装备的先进化:鼓励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装备,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技术装备更新和升级方面的投资,能够帮助企业提升资源化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具体而言,新型分离技术、提纯技术和改性技术的应用,将带来更高的处理效率和资源化利用率,因此,未来投资这些方面的技术和装备研发是很好的方向。

  (3)管理模式的创新化:创新大宗固废的综合利用模式,推动跨区域、多产业、多品种的协同利用。投资于管理模式创新和技术协同创新的项目,可以带来新的市场机会和增长点。

  (4)提质增效工程:包括推动技术升级、加快工业固废规模化高效利用、提升复杂难用固废的综合利用能力等。这些项目不仅有助于提高资源化利用的效率,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是未来投资的重要方向。

  (5)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这些园区通过建设固废产业链项目,实现工业固废的闭路循环和梯级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总的来说,投资于2025年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项目,不仅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还能够带来经济上的回报。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应关注其技术创新性、环境友好性和市场潜力。

  4、大宗工业固废产业投资注意事项分析

  大宗工业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产业有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场发展的良好前景,但是,作为投资来讲,依然存在各种风险值得企业注意,在投资前一定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避免盲目投资,造成资金的损失,具体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产品市场调研分析

  未来我国大宗工业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发展方向必然是从产品的“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从“单一产品”向“多元化产品”方向发展;从“传统产品”向“功能性产品”方向发展;从“分散式”经营向“聚集式”经营方向发展等,无论是哪种发展方向,企业在大宗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产业投资前,务必要认真进行产品在当地及周边市场的需求调研分析,找到产品在未来几年内的市场需求方向,且产品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这是决定了投资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没有产品市场需求,一切都是空谈,投资必然会带来资金上的损失。

  (2)技术和装备调研分析

  不同的工业固废处置和利用,采用的技术和装备均有所不同,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是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投资企业在前期工作中针对确定的产品方向,要对采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进行广泛的走访调研,选择技术先进、装备可靠的路线,为今后投资的项目在生产运营过程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装备基础。

  (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调研分析

  对于企业来讲,任何投资追求的都是经济利益,产生不了经济效益的投资都是无效的和失败的投资,因此,企业在投资大宗工业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产业前,必须要认真做投资效益分析,特别是经济效益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虑项目投资对当地带来的社会效益。

  (4)与当地政府、行业协会及咨询机构进行充分交流沟通

  项目投资与当地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包括当地行业政策、土地审批、环保、税收、产业规划等,在前期工作中务必要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吃透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获得当地政府各项政策的支持,为后续项目的投资建设打好政策基础;另外,要与当地相关行业协会、咨询机构进行交流、沟通,对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情况,以及当前产品、技术和装备等方面充分了解,为项目投资提供依据。

  5、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大宗工业固废产业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投资者应抓住机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大宗工业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投资方向,同时注意风险管理,以实现稳健的投资回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大宗固废产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