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加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发布时间:2021-11-24   浏览:1039次

  11月18日,从中国工程院传来喜讯,东南大学教授、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刘加平新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微信截图_20211124100904


  刘加平,男,1967年出生,籍贯江苏海安。现任东南大学首 席教授,土木工程材料专家,是混凝土收缩裂缝控制和超高性能化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 家 级人选、江苏省“333工程”第 一层次培养对象等人才计划;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 国第 二届“杰出工程师奖”等荣誉。兼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副会长,美国混凝土学会(ACI)中国分会副会长,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和成果:


  刘加平教授长期从事高性能混凝土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发展了收缩开裂的理论体系,创新了超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建立了减缩抗裂、力学性能提升和流变性能调控三个关键技术群,发明了系列功能材料,成功应用于110余项重大工程。以第 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91件,获国际专利14件,发表SCI/EI收录论文258篇,主/参编标准或规程22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突破了收缩裂缝控制的国际难题,引领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化应用,为土木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将材料与结构和环境相结合,率先提出了复杂胶凝体系的活化能计算方法,解决了室内与实际工程的性能对应,材料收缩与结构应力计算之间存在难题,创建了混凝土水化-温度-湿度-约束耦合作用模型。突破了开裂风险量化评估的理论瓶颈,填补了收缩裂缝专项设计的空白。成果应用于无锡太湖隧道、兰新高铁和上海地铁14号线地下车站等50多项重大工程,实现了地下空间、隧道、长大结构等无可见裂缝,推动了收缩裂缝由被动修复转向为主动防治。


  从分子和微纳观层次调控浆体、基体和界面区的微结构,从本源上提高混凝土宏观性能,解决了高强混凝土粘度大、韧性差,以及常温养护早期强度低、刚度不足等难题,实现了高流动性、超高强度和超高韧性的统一。成果应用于NH岛礁防护和南京长江五桥等60多项重大工程,提升了构筑物的抗毁伤和承载能力。


  两院院士增选是我国科技界的大事,是打造引领国家创新方向、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举措。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既是对刘加平教授长期以来专注科研与技术服务取得的突出成就和卓 越贡献的充分肯定,也是对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研究领域创新成果和技术进步的充分认可。


  文章来源:中国工程院、东南大学官网等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